哲學[哲學類學科分支專業]

哲學[哲學類學科分支專業]
哲學[哲學類學科分支專業]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哲學專業(Phil)是培養具有一定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礎知識,能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當代世界與中國的現實問題的套用型、複合型高級專門人才的學科。哲學專業開設的課程主要有:倫理學、宗教學、美學、邏輯學、人類學、心理學、管理哲學、中國現代哲學、現代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選讀、中外哲學原著導讀等。 他們具有一定的哲學理論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較高外語水平的理論研究人才以及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企業等部門從事實際工作。

專業培養

專業概論

哲學專業學什麼?

哲學(Phil)是理論學科和人文學科領域內的最深邃學科,是一門非常古老的學問,它的本質是認識和思考我們所處的世界。在希臘文中,哲學是愛智慧的意思。學哲學,就是學習智慧。對此,吉林大學哲學系教授孫正聿曾提出較深刻的見解:“學習哲學,最重要的就是鍛鍊和培養一種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並進行‘前提批判’的理論思維能力。哲學的愛智,無論是對自然的驚訝,還是認識人自己,都不僅僅是一種對知識的追求,更重要的是一種對生活意義的關切,對生活境界的陶冶。哲學,是使人崇高起來的學問。為學與做人,其道一也。哲學的愛智,還是一種反思的、批判的思想活動,它要追究各種知識的根據,思考歷史進步的尺度,詢問真善美的標準,探索生活信念的前提。”  

學哲學需要什麼條件?

學習哲學必先了解歷史、地理、文學、管理、自然科學等知識,只有以以上學科作為基礎,才能在學哲學的過程中有深刻的體會。

了解歷史、地理,才會了解人類社會的過去,並以此認識現在,推斷未來,形成關於社會的時間、空間發展概念,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全面的整體的動態的真正哲學體系;了解文學,才能將所學的哲學思想和相關領悟用文字表達出來,同時,學哲學的人的文學素養也會隨著研究的深入而精進;了解管理學,才能領悟到哲學在微觀社會、個體社會環境中的體現與運用,才能知道哲學是研究組織變化和發展的必須條件;了解自然科學知識是研究哲學的依據,也是研究社會發展運動的參照工具。

總而言之,學習哲學需要廣泛的閱讀,特別是對經典著作的研讀、思考、批判。

一個優秀的哲學專業畢業生應該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的理論和歷史;掌握哲學學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治學方法和相應的社會調查能力;了解國內外哲學界最重要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了解國內外最重大的實踐問題和發展動態;具有分析和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初步能力。另外,比較重要的一點,是應該具備出色的外語套用能力。  

培養目標

該專業培養具有一定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礎知識,有進一步培養潛質的哲學專門人才,以及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企業等部門從事實際工作的套用型、複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哲學專業理論基礎、嚴密的理性思維能力,具備較強的理論素養及文字表達能力、中英文語言表達能力、良好的人文與科學素養,掌握理論研究與實踐工作方法,能夠從事科學研究、組織管理等各類實踐複合型人才。畢業生可攻讀研究生、出國深造或從事教育、政務、媒體、宗教事務管理等各類綜合性社會工作。該專業擁有哲學碩士和博士一級學科授權點和博士後流動站,有權授予哲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該專業只招收文科考生。  

培養要求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與歷史,以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思維科學的基礎知識,受到中西方哲學的基本理論和發展線索的系統教育,以及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業務能力的訓練。

知識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比較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的理論和歷史;

2.具有一定的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自然科學、思維科學的相關知識;

3.掌握哲學學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治學方法和相應的社會調查能力;

4.了解國內外哲學界最重要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5.了解國內外最重大的實踐問題和發展動態;

6.具有分析和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初步能力。

主幹課程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高校哲學專業在課程建設上致力於強化基礎、注重經典、拓寬領域、不斷創新,已形成一個內容豐富、層次分明的課程體系。

哲學專業開設的課程主要有:哲學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科學技術哲學、倫理學、宗教學、美學、邏輯學、人類學、心理學、管理哲學、中國現代哲學、現代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選讀、中外哲學原著導讀等,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社會實習、社會調查、社會公益活動等。  

蘇州大學主要課程設定: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邏輯學、科學技術哲學、當代知識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倫理學、美學、宗教學概論、現代西方哲學、科學技術史、哲學專業英語。  

發展前景

畢業生可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媒體、公司企業等部門從事行政、宣傳、管理、教學、科研工作。在工商、外貿、金融、保險、證券、旅遊、房地產等企事業單位從事企業行銷管理、客戶資源管理、網路行銷管理、行銷策劃、行銷診斷、市場調查和諮詢等。

開設學院

院校名稱推薦指數院校名稱推薦指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4.7
清華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4.1
首都師範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4.1
中國政法大學- -南開大學4.1
河北大學4.3山西大學4.4
內蒙古大學3.8內蒙古師範大學- -
遼寧大學4.0大連理工大學- -
東北大學3.7吉林大學4.5
東北師範大學4.5黑龍江大學4.6
哈爾濱理工大學- -齊齊哈爾大學4.0
復旦大學4.4同濟大學- -
華東師範大學4.7上海師範大學4.2
上海大學4.6南京大學4.7
蘇州大學3.9東南大學- -
南京師範大學4.5江蘇師範大學- -
浙江大學4.6浙江工商大學3.5
安徽大學4.0廈門大學- -
華僑大學- -南昌大學3.8
江西師範大學4.1山東大學4.3
山東師範大學3.9曲阜師範大學4.2
聊城大學4.3鄭州大學3.9
河南大學4.2武漢大學4.8
華中科技大學4.0華中師範大學4.1
湖北大學3.9中南財經政法大學3.3
湘潭大學4.1湖南科技大學3.8
湖南師範大學4.3中山大學4.6
華南農業大學3.7深圳大學4.0
廣西大學4.0四川大學4.3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4.1
西南政法大學- -貴州大學3.8
雲南大學4.0雲南師範大學3.9
雲南民族大學4.0西藏民族大學4.0
西北大學4.3西安交通大學3.7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4.2
寶雞文理學院4.2西北政法大學4.3
蘭州大學3.9西北師範大學3.9
瀋陽大學- -青島大學3.5
揚州大學3.4梧州學院- -
仰恩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泰州學院3.6
崑山杜克大學-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